对话女神级退休策略师,探寻现时与未来之美
发布于: 2019-03-11 09:41:00 字号: A- A+
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的过程,已是无可讳言的事实。岁月流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这一切来临之时,我们依旧没有准备好。退休养老,越来越受70后、80后关注,这是一个看似长远却又非常迫切的问题。如何为退休后的自己做好规划?养老目标日期和养老目标风险,哪种策略选择得更多?如何选择养老目标基金?对于这些疑问,Wina Appleton会为大家一一解答。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养老投资
对于很多人来讲,退休好像还很远,如何能做到长达几十年的退休投资规划呢?又如何坚持呢?Wina分享三个想法给大家:
❶ 建立分开的退休账户。这样就可以把不同长短期的目标分出来。比如说短期旅行计划,中期是要买房子或者送小孩出国念书,而长期就是退休的一些目标,把它分出来之后,就可以依照这些目标有多远,去规划投资策略。
❷ 投资养老要趁早。因为越早开始,可以利用复利达到目标。年轻的时候可以承受风险比较高,比较积极参与市场的成长来达到目标。
❸ 分散投资并且随着年龄调整投资组合很重要。投资养老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人生不同的阶段,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也不一样,应该随着年龄调整投资组合。风险水平就要考量两个点。一是风险承受能力(risk capacity,像是离退休有多远),二是风险偏好(risk tolerance,意思是个人愿意承受的风险水平)。
养老目标日期和养老目标风险,两种策略如何选择?
目标风险基金和目标日期基金都是不错的养老方式,因为这两个都由专业人士管理的,并且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投资标的。
对目标日期基金来说,它会随着你的年龄增长调整投资组合。因为不同的人生阶段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时候就从比较积极的投资组合调整到一个比较保守的投资组合,从而能够保护未来退休的资产。
对于目标风险基金,个人投资者可以根据对自己而言适当的风险水平(不仅是风险承受能力,还包括风险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不同的投资组合,有些是比较积极的,有些是比较保守的,或者还有些比较平衡的投资组合。
在美国,目标日期基金用的比较多。因为雇主要确保养老基金满足所有工作人员。他们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产品,比如年轻员工可能选2050年退休的那支基金,对于快退休的员工,可能会选2030年退休的产品。
而在中国香港,目标风险基金会比较热门。因为在香港,投资者们更倾向于自己选择和控制基金组合,他们会根据适合自己的风险水平而自主选择积极或者保守的策略。
如何选择中国养老目标基金?
我国第一批养老目标基金已经发行十几支了,今年包括上投摩根在内的养老目标基金已经获批,Wina提醒投资者从3个方面选择养老目标基金:
❶ 基金公司是否有国外相关养老基金产品的经验?因为在中国来说,养老目标基金都比较年轻,而在国外已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有国外的经验对国内养老基金的运作来说非常有价值。
❷ 基金经理或者团队是否具备优秀的资产配置能力?因为资产配置非常的重要,要有足够的分散,要有用全球多元化配置来降低波动率的意识。
❸ 基金经理或者团队是否有养老投资经验?具有丰富的养老目标基金经验的基金经理能够确保基金产品的专业操作。



